文科各单位:
为做好第十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的申报组织工作,提升我校申报质量,现启动教育部第十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预申报,相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学科范围和奖项设置
参照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的申报条件,本次预申报成果要求如下(具体以正式发布通知为准):
(一)受理成果学科范围
本届评奖的受理成果范围包括:1.马克思主义理论;2.党的创新理论研究;3.中共党史党建学;4.思想政治教育;5.哲学;6.宗教学;7.语言学;8.中国文学;9.外国文学;10.艺术学;11.历史学;12.考古学;13.经济学;14.政治学;15.法学;16.社会学;17.人口学;18.民族学与文化学;19.新闻学与传播学;20.图书馆、情报与文献学;21.教育学;22.体育学;23.统计学;24.心理学;25.管理学;26.港澳台问题研究;27.国际问题研究;28.区域国别学;29.交叉学科。
(二)奖项设置和名额
评奖的奖项分为著作论文奖、咨询服务报告奖、普及读物奖和青年成果奖。普及读物奖和青年成果奖不分等级,其他奖项分设特等奖和一、二、三等奖。
二、申报成果时间范围及成果类型
本届评奖参评成果范围是2022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期间的下列成果:1.著作(含专著、编著、译著、工具书、古籍整理等);2.论文;3.咨询服务报告;4.普及读物。具体申报资格与要求,详见《成果奖实施办法》第十条的有关规定。
三、预申报工作安排
(一)申报动员
请各有关学院高度重视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申报工作,认真梳理本学院科研成果,充分发动教师申报,并对申报材料意识形态进行审核。申报的老师要做好各项支撑材料(如成果引用、转载、采纳情况、学术影响、社会效益和获奖情况等)的收集整理。
(二)时间安排
1.请各学院在7月23日前将《申报意向汇总表》电子版报送至社科处。
2.请各学院在8月1日前汇总本学院《申报评审表》和附件材料电子版报送至社科处。
联系人:赵老师 85220892 13926109489
曹老师 85226690 13760720027
邮 箱:ojnuskc@jnu.edu.cn(报送文件命名格式:“学院+教育部奖预申报”)
附件:(以下为往年表格参考,正式申报时需替换版本)
1:(预申报参考)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申报评审表.doc
2:(预申报)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申报意向汇总表.xls
3:(预申报参考)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实施办法.docx
4:(预申报参考)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(人文社会科学)申报答疑.docx